经典拳谱 敷、盖、对、吞四字秘诀解—郝月如 敷:敷者,运气于己身,敷布彼劲之上,使不得动也。 解日:此是两手不擒、不抓、不拿,仅敷在彼之身上,以气布在彼劲之上,如气体一般之轻,令彼找不到有丝毫得力之处;以精、气、神三者贯穿住,使其无丝毫活动之余... 11月30日916评论武式太极拳 郝月如 阅读全文
杨式太极 董英杰先生太极拳之经验谈 (一)、太极拳系内家拳,力出於骨,劲蓄於筋,不求皮坚肉厚,而求气沉骨坚,故无张筋错骨之苦,无跳跃奋力之劳,顺其自然,求先天之本能,为返本归原之功夫。 (二)、练太极拳有三到、神到、意到、形到、如身法正... 11月27日1,449评论杨式太极拳 董英杰 阅读全文
陈式太极 陈式太极拳教学—张志俊 张志俊先生教拳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搞玄学,每一招,每一式,每一个用法的理论根据是什么,是杠杆?是切线?还是螺旋?每个学员都能听得明明白白,学得会,做得到。他定义的太极拳内功与别人不同,他说:“弹性、韧性加... 11月26日2,503评论张志俊 陈式太极拳 阅读全文
赵堡太极 练拳—李随成 “练拳”是武术爱好者最熟悉的用语,也是多数练武之人感到茫然,需要终生解读的词汇。我为什么把“练拳”这么通俗易懂的用语,做为我论述的重点,因为我听到太多“我这一辈子,拳白练了”的长叹之声。 如何练拳... 11月24日1,191评论李随成 赵堡太极拳 阅读全文
杨式太极 当年杨家授拳的区别—瞿世镜 当年杨家授拳的区别,由此可以判断出现在的某些大师是否得真传还是仅得养生而已? 以前杨家授拳,分为拳法、用法、心法三步。杨家教授拳法,内外有别。对于一般学生,是集体练拳,由一位师兄在队列前面示范带教,澄... 11月22日1,317评论杨式太极拳 阅读全文
吴式太极 吴式太极拳的桩步练法—王辉璞 桩步又叫桩功,因桩功是拳术中的一种很重要的基本功夫,所以它既有强壮身心(能使体内的中气保持中正安舒)之功,又有稳定平衡之能。太极拳中有很多桩步练法,这里只介绍吴氏太极拳中最基本的四种桩法。 1、马步站... 11月10日1,113评论吴式太极拳 阅读全文
陈式太极 陈氏太极拳的练法—顾留馨 腰裆劲是腰、胯联合发出的劲。太极拳的四肢和躯干的动作,以腰为轴心,即所谓“主宰于腰”。而腰的轴心是腰脊,腰脊“命门穴”(前对脐。所谓丹田,即在脐内和命门穴之处)是全身的重心所在,起到调节全身平衡的作用... 11月10日1,216评论陈式太极拳 顾留馨 阅读全文
孙式太极 太极拳讲稿——支燮棠(下) 太极拳讲稿(四) 1、 太极拳的治气 人们生活在自然界中,和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与变化都有着相互密切的关系,如时令季节的乍寒乍热,日常气候阴、晴、风、雨的忽燥、忽湿,生活在同一地区、同一环境,同时受到自然... 11月09日1,935评论孙式太极拳 支燮棠 阅读全文
孙式太极 太极拳讲稿——支燮棠(上) 太极拳讲稿(一) 太极拳是祖国的外修其身,内养其心,动中求静的养生宝贵遗产,练太极拳的主要作用,一方面是加强肺脏功能以理气机,另一方面是提高肝脏作用以通百脉,因而增进健康。并且通过长时间锻炼,非但身体... 11月08日2,180评论孙式太极拳 支燮棠 阅读全文
武式太极 学习李亦畲《虚实开合图》的体会 清季王宗岳先生《太极拳论》的学术思想源于宋儒周敦颐(1017年~1073年)之《太极图说》,以阴阳为体,以刚柔为用,尚未脱离周氏《太极图说》之用语。伴随着时代的发展、实践体会之不同,武派太极拳创始人武... 11月07日940评论李亦畲 武式太极拳 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