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拳谱 用武要言—陈长兴 要诀云:捶自心出,拳随意发,总要知己知彼,随机应变。 心气一发,四肢皆动,足起有地,动转有位,或粘而游,或连而随,或腾而闪,或折而空,或掤而捋,或挤而按。 拳打五尺以内,三尺以外,远不发肘,近不发手,... 03月14日1,824评论陈式太极拳 陈长兴 阅读全文
吴式太极 李仁柳论吴式太极拳的基本要领 1、“意”为统帅、“气”为主导。 吴式太极拳练的是精神,即“用意”;是养气以至“行气”,不是一般的“用力”。精神、用意,是大脑高级中枢神经的职能,而“气”是人体所固有的功能。 练太极拳要以“意”为统帅... 03月13日1,627评论吴式太极拳 阅读全文
武式太极 吴文翰:太极拳推手理论的发展 太极拳推手的启蒙理论是署名王宗岳的《太极拳论》和《打手歌》等文。广平府永年县的武澄清(1800一1884)于咸丰二年(1852)壬子科得中进士,出任河南省舞阳县知县,在该县北舞渡镇(水陆码头)一家盐店... 03月12日1,274评论吴文翰 武式太极拳 阅读全文
杨式太极 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 1、太极者,无极而生,阴阳之母也 不动为无极,已动为太极,无极生太极。太极分阴阳,由阴阳演义变化万象也。 2、动之则分,静之则合 凡练太极,心意一动则分发四肢。太极生两仪、四象、八卦、九宫,即堋捋挤按... 03月01日1,498评论杨式太极拳 董英杰 阅读全文
陈式太极 松得开合得住—张东武 陈式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,它不仅有着神奇的养生效果,更有着“掷人于丈外,发人不见形”的独特的技击效果,正如陈式太极拳先辈所云:“挨到何处何处击,我也不知玄又玄”,陈式太极拳如此神威几百年... 02月28日1,850评论张东武 陈式太极拳 阅读全文
拳理拳法 如何远离太极操—陈惠良 编者:此文为作者2009年7月20日在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军休干活动中心太极拳辅导站举办的“太极拳知识讲座”上的讲演稿,刊出时有所压缩。 这次要讲的是张镜明站长给我出的题目——如何远离“太极操”(特别声... 02月14日704评论 阅读全文
拳理拳法 【秘籍来了】十分钟掌握“撑筋拔骨”的构建机理! 如何从桩功中找到六面力,找到六面力就找到了拳劲(桩劲),就明白了练拳和做操的区别。找拳劲的不传之秘是——体内撑筋拔骨。 一、体内撑筋拔骨的内涵 1、体内、体外撑筋拔骨的区别 体内撑筋拔骨区别于压腿、劈... 02月13日1,433评论 阅读全文
武式太极 太极拳的修炼层次—郝为真 欲得太极拳技之要秘,非有明师指点不可,入门后,还要动脑筋巧练苦练,日久方能学得真功夫。技击之道,师传各异,本无定法。武学的最高层次,其理一致,千流而终归大海。 太极拳法十层功夫修炼层次,内外兼修,动静... 02月12日1,320评论武式太极拳 郝为真 阅读全文
吴式太极 王培生谈太极拳的化、引、拿、发 太极拳的基本八法掤、捋、挤、肘、靠、按、采、捩都是按照化、引、拿、发四个字,四个字就是四个劲,即化劲、引劲、拿劲、发劲。过去通常讲是引、拿、发,要把对方发出去,必须有引、拿,才能发。但是在引、拿、发之... 02月10日949评论吴式太极拳 王培生 阅读全文
杨式太极 仁山智水悠然见—与杨式太极拳名家董茉莉的对话 稳定很重要, 房屋结构如果稳定,虽历经风雨,斑驳层现,但主体屹然,为百年基业。 心态情志稳定,波澜不惊,临泰山之既溃而不乱,淡然、怡然,潇潇暮雨,江天清秋,空明澄澈。 传统是一种稳定,集成精髓,千锤百... 02月09日2,021评论 阅读全文